陜西一個36年老新聞人的情懷:寫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2018-05-30 09:27 [領導訪談] 來源于:絲路商網 作者:消息
導讀:#緒剛說事#【我對新聞夢想的追求】80年代,那是一個理想和憧憬的年代,寫作在那個時侯真的是一件很神圣、也很令人羨慕的事情。 愚夫當年在衙門當差,從事宣傳、新聞等工作,與文字打交道便多一些,常起草些諸如領導講話或報告、總結之類公文。
#緒剛說事#【我對新聞夢想的追求】80年代,那是一個理想和憧憬的年代,寫作在那個時侯真的是一件很神圣、也很令人羨慕的事情。
愚夫當年在衙門當差,從事宣傳、新聞等工作,與文字打交道便多一些,常起草些諸如領導講話或報告、總結之類公文。生活中,那顆年輕求上進的心,自然十分渴望把方格里的手寫體能夠變成“鉛字”。青春的涌動,驅使我報名參加了當時設在西安市青年路上團市委里的新聞函授班,聆聽過那個年代青年作家賈平凹以及老新聞工作者張光等老師的授課。
從此,筆耕不輟,被當年稱為“海陸空”的電視臺、報紙或廣播電臺里,時常也有一些“豆腐塊” 或“火柴盒”式的文章被采用,也順便掙個煙錢。只是那次關于雞瘟的文章,盡管稿酬六元錢,卻一直激勵著我樂此不疲!1986年,我在西安市蓮湖區工作時,恰在玉祥門外的五一村駐隊整黨,寫了一篇肩題叫“開發容易發展難,難就難在缺神仙”,正文:“五一村創辦農民職業技術學校”的文章,刊登在陜西日報的頭版頭條上,稿費掙了16元,高興至極。
現如今,每想起那份簡單幸福的快樂,好似昨日剛剛發生過的事情一樣!多年來,創作的激情和對新聞事業的追求,讓我至今一直陶醉著……
|
相關內容
網友評論